今天是:
.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科技引航看高校

天津医科大学:打造未来医学科学家的“摇篮”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2-19  点击:

2023-12-18 15:04  津云

  津云新闻讯:医学院校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高地,肩负着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使命。近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主题采访高校行采访团走进天津医科大学,近距离了解该校在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为了弥补我国基础医学高层次人才不足的实际,以培养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医学科学家为目标,学校从2005 年开始尝试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在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开设了基础医学方向。2014 年,学校增设基础医学专业,每年招收 20 人,独立成班,命名为‘基础医学朱宪彝班’,开启了探索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天津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何津岩介绍。

  朱宪彝是我国临床内分泌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临床内分泌学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他以代谢性骨病和钙磷代谢的系统研究闻名于世,成为国际代谢性骨病钙磷代谢研究的先驱者,被誉为“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20世纪50年代后,他倡导并主持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研究,使中国在这一领域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朱宪彝教授在生前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医学教育事业上,临终前又立下遗嘱:献出存款、藏书、住宅,甚至遗体来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作最后的贡献。为纪念他的德高医粹精神,学校将探索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所开设的临床医学班和基础医学班都命名为“朱宪彝班”。朱宪彝校长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博大的家国情怀铸造成为这个班的“班魂”,引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特别是基础医学朱宪彝班,五年来共培养出93名青年医学科研人才,成为未来医学科学家的“摇篮”。

  在天津医科大学,每一名新生在入学第一课上都要接受“生命意义”的主题教育。首届基础医学朱宪彝班学生汪子涵在参观生命意义展厅,聆听了朱宪彝校长的故事后内心大为震撼,她说:“朱宪彝校长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做到正念同心、精益求精、严学笃行、砥砺前行。正是这‘医者初心’的第一课,让我坚定了投身医学、投身基础、投身科研的想法。”

  像汪子涵一样,基础医学朱宪彝班的学生们都是从一开始便立志走医学科研道路的。2021级学生吴国嘏正在读大三,得益于朱宪彝班小班制、本博贯通的培养模式,他从本科开始便有机会进入实验室,早早开始科研职业生涯,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科学家。

  “学校给我们配备的导师都是在各自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教授或博导,所有课程都是中英文混合授课的。此外,我们还有免修课制度,大家可以自学课程直接参加考试,大大提升了我们的自学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吴国嘏介绍,朱宪彝班的教学是充满个性化的,比如从今年开始,本科生可以在大一入学便进入实验室,跟随不同的导师,接触不同课题,加入不同的团队,去感受科研氛围,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这是其他专业到研究生阶段才能有的学习体验。

  他本人是在大二的时候进入了病原生物学系李咏梅导师的课题组,从零开始接触科研课题。从阅读文献到做实验记录,再到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最后撰写一篇科研文章等,他一路在导师指导和团队的帮助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中文核心期刊《基础医学与临床》发表论文,目前正在撰写另一篇英文论文,预计明年有望刊发。

  “我在朱宪彝班学习了两年多时间,在这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树立了未来的奋斗目标。朱宪彝校长曾经说过:‘医生职责神圣,万莫把生命视为儿戏’。基础医学是临床医生背后的‘守护神’。我希望像朱宪彝校长那样,把生命献给医学科研,为除人类之病痛做出自己的贡献。”吴国嘏说。

  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邓为民介绍:“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建立‘熏陶’‘培育’‘养成’三阶段轮转训练体系,学生能够深度接触6到7个研究方向,开展阶梯与跨越相结合的科研训练培养课程,使学生 100%主持过项目,100%撰写过论文,100%拥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专业导师库,实行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定期轮转。导师组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不仅要提升学生科研兴趣,还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基础医学院张恒实验室,基础医学院青年教授张恒正在指导学生用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对蛋白进行研究。一红一绿,两支散发着幽幽荧光的试管在他的手中交替展示。

  张恒介绍,这是课题组最新发表的一项成果:具有蛋白输出信号的检测系统cas7-11。研究团队发现,在识别特定基因后,该系统可以对特定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处理。这一发现扩展了CRISPR编辑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应用范式,将为CRISPR技术的发展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在张恒团队里,读博士三年级的李徐梓超曾经在免疫、肿瘤等多个不同方向的实验室轮转学习。最终,她留在了张恒课题组,主攻微生物与宿主互作方向。她说:“在各个实验室轮转,让我们接触到了各种先进的研究设备和实验技术,也给了我们足够的试错机会。让我们在科研的茫茫大海中慢慢沉淀,最终找到‘向往的灯塔’。”明年六月,她即将结束9年本博连读的学习,继续在结构生物学领域深耕,追求更高的科研高度。

  张恒的实验室,每年都会走出像李徐梓超这样优秀的科研青年人才。许多高年级的朱宪彝班同学现在已经成为实验室的骨干力量,为实验室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而他们自己也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国际顶级期刊上陆续发表科研成果,在专业大赛中崭露头角,成为医学科研前沿的新兴力量。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余鹰介绍,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双一流”大学使命担当,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科研团队和重大科研平台的培育建设,制定学校“十大专项行动”,在夯实基础研究的同时,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发挥新优势,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天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copyright©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中国·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3号
津ICP备12000893号-1号津教备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