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室,木衫(右)在课堂上课(6月16日摄)。
19岁的青年木衫是一名巴基斯坦留学生,主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他眼中,中国的科技发展仿佛“生活在未来”。
2018年7月,由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合作共建的巴基斯坦鲁班工坊正式揭牌。这是天津在海外建设的第5个鲁班工坊,该工坊采用“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模式,重点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持续为“中巴经济走廊”输送本土化人才,并为巴基斯坦青年提供技术技能提升课程。
2024年9月,搭乘鲁班工坊的机遇快车,成绩优异的木衫获得了奖学金支持,踏上了前往天津的求学之路。在天津的校园里,木衫最大的挑战并非专业知识本身,而是语言障碍。这个暑假,为了更好地衔接下一学期的专业课程,木衫和几名同学选择留在天津学习专业汉语。
截至目前,巴基斯坦鲁班工坊累计培训当地青年1000余人次,累计课时达8800余小时。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影报道

↑ 在天津国际汉语学院,木衫(前)在学习中国文化(7月22日摄)。

↑ 在天津国际汉语学院,木衫(前)在学习八段锦(7月22日摄)。

↑ 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鲁班工坊实训教室,老师在课堂上教木衫(右)操作自动化设备(6月16日摄)。

↑ 在天津国际汉语学院,木衫(右)在课堂上学习(7月17日摄)。